【学术讲座】第196期 王文娟《徐悲鸿的艺术批评
更新时间:2023-10-13 12:19 发布者:admin
文博头条、文博在线平台微博、中国文物报知乎账号、中国文物报B站 、艺度直播、书艺公社、文博V视(平台排序不分先后,详见文末直播二维码信息)
请尊重知识产权,讲座严禁录音、录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侵权必究。
1.本期讲座面向当天馆内观众开放,无需预约。请于9:50前,从展馆四层西北角进入报告厅(9:30开放入厅)
2.需遵守馆方秩序安排,请勿占座。本馆实行全面禁烟,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哲学博士(中外美术比较研究方向),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华美学协会会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获中国人民大学“教学十大标兵”(2013年度),北京市优秀本科论文指导教师(2021年度)。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美术比较研究、色彩研究、徐悲鸿研究。代表著作《墨韵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2009年荣获“教育部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吾负藤花:徐悲鸿精神的现代性阐释》(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获2017年度5月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社科类10本图书)。《光明之鹄的:现代性视域下的徐悲鸿写实主义再探索》(文化艺术出版社2020年版)。在《美术研究》、《美术》、《美术观察》、《中国书法》、《雕塑》等海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自2013年起组织了两年一届的徐悲鸿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四届,主编出版了系列会议论文集:《全球化与民族化:21世纪的徐悲鸿研究及中国美术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中国美术•世界语境:21世纪的徐悲鸿研究及中国美术发展(二)》(现代出版社2014年版)、《徐悲鸿研究•青春论坛:21世纪的徐悲鸿研究及中国美术发展(三)》(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年版)。
1、中国现代艺术批评的诞生和发展属于现代性开启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滥觞并开展的成果。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将何之:李斛与20世纪中国绘画的现代转型”展览,作为李斛的老师,徐悲鸿的艺术批评是针对公共领域的画家评论,以现代纸媒方式传播,具有鲜明的批评立场、勇气、视野及批评品格,服务于他写实主义的绘画主张和启蒙精神的积极倡导。
2、徐悲鸿视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故而对西洋素描而来的写实主义的画家一群做了至高评价(这个团队的中坚力量是他的学生们),但也因其素描虽得法国学院派真传,却是充分融汇通约了中国书画方法及意味,并综合其他姊妹艺术共同滋养的扎实宽博而兼容并蓄的徐悲鸿样式的复合式素描,以“惟妙惟肖”为画艺目标,故而对非素描起家但也生动传神的画家们同样给予了充分肯定,不分党派地域,团结了一大批绘画人马,深合他坚持的“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中国画改良方针。虽和不同意见者有过激烈论辩(有现代性不同理路的错位,也有时代和个人局限),但徐悲鸿也有从善如流地对待反批评的良好例证,给后世各派艺术挺起留下了空间。
3、徐悲鸿的艺术批评配合他的绘画实践、美术活动、教育事业全面展开,这种同仁共进,“群策群力,以向一光明之鹄的迈进与展开”,以促美术繁荣、文化昌盛的公共关怀精神,当是中国现代艺术批评发轫伊始的公共空间之建设,率时代之先锋,并对当下艺术世界的建设有着积极的启示意。
讲座为本馆正在展出的“将何之:李斛与20世纪中国绘画的现代转型”专题讲座。
因会员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我馆暂停会员业务的办理(现有会员可在有效期内继续正常使用会员卡),恢复办理时间将另行通知。
自驾车辆请停放在校外停车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东门)附近停车场有:北京农商银行、凯时广场、同方大厦、学研大厦、同方科技广场等。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